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这年代文后妈我不当了[六零]第106节

对于谢剑侠来说这完全就是天降惊喜。之前苏葵是说过非常欣赏他的小说,却没想到她会提出重组电影公司,还是提议将他的小说拍成电影。

他当年从事武侠小说创作,不就是怀着一种要将这样一个充满着华国传统,充满着侠骨柔情的世界呈现出来吗?

如果能够将它搬上大荧幕,让这样的世界呈现在众人眼前,可以说他此生都已经满足了。怎么能叫他不感谢苏葵?

更重要的是,他们有能力,有底气进行这个项目——因为基金会的建立。

正因为有了基金会,或者说有了国家的大力支持,他们的所有工作项目才能这样顺畅地进行,也难怪大家都这样喜爱她这个提出基金会的“大功臣”了,何况她又为他们提出了不亚于基金会成立的好建议呢?

几位走的时候还告诉她,将来等到电影上映,一定第一时间告知她。同样希望大陆的电影行业一起发展,到时候不仅引进大陆图书,还能一起引进大陆的电影。

面对所有人临别时的热情感谢,苏葵实在推辞不过。临分别前,她送给了几位老师她亲自做的纪念册。

上面记载了他们从参加典礼到最后离开的所有事件,并附有所有的照片。

几人拿到后怔住良久。

听到几位都在愧疚没有给她留什么礼物,苏葵只是笑道:“几位老师,这段日子里你们也帮助了我很多。临别之际,我也只有这一份礼物送上。只愿同胞手足之情永存,爱国文化事业常青,各位老师,珍重。”

几人都是感动不已,为这个小同志这样的情感而动容,他们珍重地收下了苏葵送的礼物,表达了同样的愿景。

就连情绪最不外露的徐志达临走前都对徐奚年说:“奚年,苏葵同志是一个好同志,以后你要多多提点她。”

等到送走了几人,徐奚年就对着苏葵笑道:“苏葵同志,志达兄还让我多多提点你,可我怎么看都觉得没有什么东西能教给你了。”

留下的人都是作协的几位老师,对着苏葵都在笑,同样理解徐奚年的话。这个小同志虽然年纪小,成就可不小,已经是和他们处于同一水平的人了。

几位老师笑意很快就冲散了离别的愁绪,苏葵领了他们的好意,却是笑道:“徐先生,您可不是没有东西教我,我还真有事向您请教。”

本是玩笑,谁知苏葵还真的回答了,徐奚年也来了兴趣:“哦?有什么问题是你陆老师也解决不了的?”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